最新中国大豆进口数据出炉,看中国大豆进口市场的风云变幻
大豆通称黄豆,属于高蛋白植物,拥有榨油、食用、饲用、种用四种价值。我国是世界上大豆主要消费国,大豆消费量稳步上升,2017年我国大豆消费量已经超过1.1亿吨,位居世界首位。虽然国内大豆市场空间广阔,但国内大豆产能一直难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国内大豆市场需求主要依赖进口。
2008年-2007年十年间,中国大豆进口数量总体处于不断攀升趋势。2018年进口数量相比2017年有所回落,但是仍然达到8803万吨,同比下降7.9%。大豆进口数量同比增速在2010年达到最大值,相比2009年增长28.8%。

2008-2018年中国大豆进口数量及同比统计表
十年间,中国进口大豆金额波动较大。2009至2014年呈增长趋势,2014年达到顶峰。2018年中国大豆进口金额达380.6亿美元,同比下降4.0%。对比十年间中国大豆进口数量和进口金额趋势,我们可以看出,十年间中国进口大豆的均价波动较大。

2008-2018年中国大豆进口金额及同比统计表
从图表看出,2008年中国大豆进口量还不到2018年的一半。为什么中国大豆进口数量增长如此迅猛?主要还是因为人口及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中国种植业生产力比较落后。据统计,中国大豆2018年度产量约1520万吨,内需总量10630万吨。国内生产大豆远远没办法满足国内需求,中国大豆进口量预计依旧会非常大。
这么多大豆主要用来做什么呢?2018年中国大豆消费中用作压榨的大豆占比达83%,食用消耗占比为14%,饲用消耗占比仅为2%。近5年大豆消费结构呈现集中趋势。压榨主流地位加强,份额略有上升,目前维持在83%左右。食用消费份额保持稳定,在14%上下波动。饲用和种用消费需求依旧处于边缘地位。

2018年中国大豆消费占比
从进口源上看,2018年,中国大豆进口数量及金额排行前五的国家分别为巴西、美国、阿根廷、乌拉圭和加拿大;2018年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数量超过6169万吨,金额达368.5亿美元,占全年进口大豆数量75%;从美国进口大豆数量达1657万吨,金额达70.3亿美元,占20%。可以看出,巴西和美国占据中国96%的大豆进口;尤其是巴西,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我们可以说,中国99%的进口大豆都来自美洲地区。

2018年中国大豆进口源占比
虽然美国依旧在中国进口大豆占比中达到20%,但是2017年这个比例是34%,大幅减少,而巴西的占比从2017年的53%增长到76%。这主要归因于2018年中美贸易战的影响。2018年7月,中国将美国大豆的进口关税税率提至25%。由于成本及敏感性增加,中国进口商随后没有大规模进口美国大豆。
不过2018年12月1日中美双方同意贸易战停战90天。从去年12月12日,由于停战,中国恢复进口美国大豆。截止目前,中国已购买了约500万吨美国大豆;但是中美贸易战在90天停战期后是否还会继续势必将极大地影响未来中国大豆进口的格局。从2018年进口占比看,中国已经逐渐降低对美国大豆的依赖,大豆进口地逐渐转向巴西、阿根廷等国家。如果未来中美贸易战再次开启,受伤的只能是美国农民,而巴西可能会成为最大受益者。
不过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如果中国一味地增加巴西大豆进口来弥补美国的份额,将会极大地提高大豆进口的风险。中国预计会选择继续寻找更多的大豆种植合作伙伴,如俄罗斯、埃塞俄比亚等。例如,2018年中国就开始尝试增加从俄罗斯进口大豆的数量,达到73万吨;尽管数量较少,但是同比2017年增长40%。虽然中国不可能一下子放弃从美国进口大豆,但是预计未来还有更多国家将来抢占中国进口大豆市场份额。另外,在寻求大豆进口源多元化之际,中国本土种植的大豆正在增长。2018年国内大豆种植面积增加1000万亩,创下近年来的新高。随着政府政策的支持和补贴的提高,国产大豆的生产能力也得到提升,生产结构也会得到优化。
总的来说,中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依旧需要通过进口大豆来满足国内需求,大豆进口数量依旧巨大。虽然国产大豆生产能力也得到提高,但是只能缓解一些压力,对于我国的供给短缺无法起到根本性的扭转。由于中国需求量不断增加,预计中国大豆进口数量在未来仍然会持续增长。此外,中国大豆进口市场将趋于更加多元化,发展更加健康。巴西和美国大豆的优势地位将会逐渐受到挑战。
文章来源:F2C进口食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