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2C资讯:同比暴涨148%!2019年1-11月中国正关进口超56万吨虾类产品
之前,F2C报道了今年1月1日起将有两个新政实施。第一个是许多品类的进口食品降税,其中涉及到大量水海产品,包括冻虾、大西洋鲑鱼、冻鳕鱼等,降税幅度2%-10%。第二个则是新公布的跨境电商进口商品清单中新增了冻冷水对虾虾仁、冻岩礁虾、冻挪威海鳌虾等水海产品。
这些政策的实施主要是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其中进口虾类产品增长更是迅猛。据中国海关数据,中国2019年11月份正关进口的冷冻虾类(包括暖水虾和冷水虾)相比10月份增长14%,达到7.6万吨,创下新纪录;进口金额较10月份增长13%,至4.62亿美元。2019年1-11月份,中国正关进口虾类总数达到56万吨,同比暴涨148%。
其中,11月份中国进口暖水虾6.8万吨,冷水虾8000吨,分别比2019年10月份增长10%和60%。与2019年10月相比,中国进口虾的平均单价总体上相对稳定,其中进口暖水虾的平均单价下降0.02美元,至每千克6.18美元。
2019年11月,中国近三分之二的暖水虾进口来自厄瓜多尔和印度;中国从厄瓜多尔进口3.45万吨,环比增长14%,而从印度进口1.5万吨,环比增长20%。与此同时,11月份中国从泰国进口虾类产品数量同比增长88%,至3700吨;马来西亚增长40%,至1,000吨;而阿根廷和越南分别下滑42%和15%,至3,200吨和4,200吨。
随着春节的临近,中国正在不断增加各类海产的进口,如白虾、三文鱼等,以填补日益增长的需求和供应不足之间的缺口。据报道,中国已成为印度海产品(尤其是白虾)的主要进口国之一。根据印度海洋产品出口发展局(MPEDA)的数据,2019年1月至11月,印度对中国的海产品出口达到10亿美元,相比2018年同期(约为7亿美元)增幅达到42%。
印度海鲜出口商Abad Fisheries负责人Anwar Hashim表示,“中国的水产养殖虾产量不足以满足其不断增长的消费。随着1月底中国春节的临近,虾的进口可能会继续增加。”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虾生产国,产量达100万吨,其中大部分是国内消费,不过产量依旧不足以满足需求。
此外,在对中越非法边境贸易实施更严格的监控后,中国正关进口的增加也推动了中国海鲜进口的增长。中国猪肉产量下降也可能导致了水海产品和其他肉类消费的增加。而新政的实施将会降低进口水海产品的门槛和成本,从而鼓励国人消费更多进口海鲜,也将推动进口水海产品的市场发展壮大。
关注我们,了解第一手进口食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