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一代改写全球零食市场规则

        千禧一代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被美国人口普查局列为千禧一代的人口有8310万人,占美国总人口的第四位,而中国的千禧一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也高达46%。到2018年,千禧一代的预计收入将约为每年3.39万亿美元,超过过去的婴儿潮一代。

1.png


        “他们开始成家了。许多我们看到的趋势就是从更富裕的千禧一代开始的。”,《千禧一代营销》的合著者,兼一家位于密苏里洲堪萨斯城一家名叫Barkley的广告公司的合作伙伴Jeff Fromm说。千禧一代在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中出生,使得千禧一代对他们如何花钱方面显得十分挑剔。他们希望通过购买来体现他们的价值观。


健康+性价比: 缺一不可

        千禧一代希望他们花钱买到的不仅仅是用来填饱肚子的卡路里。在2017年NACS 展上,Lehi Valley贸易公司的营销总监Jacque Taylor说:“我们知道千禧一代正在寻找一个健康的品牌,但从我们的研究中我们也知道,他们往往是最关注价格的消费者,所以千禧一代购物行为的关键词是价值。”


2.png


        而除了关注价格以外,他们希望买到更健康的零食,希望产品能体现好的性价比。CBD营销在分析千禧一代一年中在网上发布的860万帖子和评论后发现,千禧一代在寻找健康食品,而健康食品对他们而言往往意味着以下特征:由他们能识别的简单原材料制成,非转基因和有机食品。


        健康零食、方便便宜是千禧一代购买食品的双重关键词。千禧一代的崛起,使休闲食品在食品市场中的比重逐渐增加,根据沙利文咨询的数据表示,在2016年,中国休闲食品(零食)市场规模达到8224亿元,几乎占据了食品行业的一般,而休闲食品由于消费升级的影响仍然保持两位数的增长。2010-2015年糖果、面包/蛋糕、膨化食品的复合增长路分别为12%、13.8%、16.7%。


3.png4.png


改写零食规则

        千禧一代对食品市场的影响在休闲零食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这一代人改写了进餐时间和零食规则。根据市场调查公司Technomic的最新“零食消费趋势报告”,全球零食市场预计2021年达到1758.5亿,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零食消费近几年来一直在上升,但过去两年增长特别显著的,目前有83%的消费者表示他们每天都吃零食,而在2014年这一数据是76%。根据信息咨询公司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 的一项题为“我们怎么吃:全球进餐时间演化”的报告,消费者需要饮食选择的灵活性,他们对高质量的能传递兴奋,经验,道德,享受,价值和健康的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强。


5.png


        随着生活方式的发展,零食不再局限于糖果或土豆制品,还包括酸奶、肉类零食和蔬菜。用更全面的零食取代正餐意味着人们可以不吃饭。从理论上讲,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像蛋白质和纤维这样的主食营养现在已广泛存在于小吃之中。根据2017年美国工业研究所的数据,60%的消费者要求食品中除食物本身固有营养之外还需包含额外的健康功效。


        Lehi Valley贸易公司在开发Snackworthy系列健康零食之前对千禧一代的购买行为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该公司发现,87%的千禧一代寻求和期待更健康的零食选择,而30%的千禧一代更倾向于便宜的品牌,此外 81%的千禧一代喜欢价值品牌的概念,这些品牌能提供更有益于消费者的产品。


当然, 还要好吃!

        由于零食填补了两餐之间的空隙,制造商在开发产品时要考虑的就不仅仅是营养需要。味道依然是零食界的王道。


        以生产非转基因、无过敏原天然营养能量棒走红的Know Allergies公司的创始人和总裁Amos Bartlett说:“千禧一代更关心他们吃进嘴里的东西,问题是他们不想牺牲口味,食品中有如此多的创新,使我们能制造出简单加工,但仍能保持良好口感的零食。这才是关键 —--零食一定要好吃。”


        而这群新兴消费群体的崛起在各个环节影响食品饮料的产业链。他们在购物时有碎片化、注重品牌、女性消费占比增加的特点,使零食生产商在选材方面选择女性喜欢的口味,并且为了迎合年轻消费群体对于市场和口味的高要求会不在成本上进行压缩,反而在宣传阶段上升级,用精选的原材料满足消费者在对产品价值和健康的要求。


        而这现象更多体现在零食饮料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饮料行业全年累计总产量18345.2万吨,同比增长1.90%。千禧一代的经济水平以及对未来收入增长信息的不断提升,使他们的消费意愿和消费升级都在不断增强。在选择饮料的需求更偏重于高质量和健康,碳酸饮料和勾兑饮品占比不断下降,现制饮料则成为零食饮料的亮点。

上一条新闻下一条新闻









 粤ICP备2024187659号